PEI-CHIA LAN 藍佩嘉
書目簡介
做父母,為何變得這麼難?
以親職焦慮為鏡,折射出當代臺灣的面貌 人們經常以為教養是個別父母的煩惱。然而,面對不確定的全球化未來、擴大的階級不平等,種種看不見的結構力量與社會界線,正讓當代父母集體感到焦慮與不安。面對貌似不安全與不確定的未來,當代臺灣父母採取不同的教育與親職策略,試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康。弔詭的是,這些保安策略卻經常讓我們感到更不安全。
從拚經濟到拚教養
在臺灣「拚經濟」的時代中成長的父母,如今「拚教養」成為人生重點。 他們渴望擺脫體罰與聯考的陰影,成為與上一代大不相同的父母,同時也希望下一代在全球化的時代裡,更有能力與機會去探索世界。儘管這一代父母擁有比過去更豐富的教養資源,然而,教養這件事卻讓他們益發焦慮,不時懷疑自己是否做太少、做太多、做不好、做不對?
透過教養焦慮,看見當代臺灣
本書以親職焦慮為鏡,映現出臺灣在全球化脈絡中所面對的風險與挑戰,包括相對停滯的本地經濟與薪資、與全球資本主義更緊密的連結與競爭、產業變化的不確定性,而日趨擴大的階級落差正透過教養形塑許多孩子的不平等童年。臺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,延續她在《跨國灰姑娘》中對於社會不平等的觀察與追索,從城市到鄉村,深入田野訪談近六十個家庭,並到學校教學現場實際觀察,扣緊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的差異,分析臺灣目前幾種主要的教養模式,追問為什麼父母會做出某種選擇,以及這些選擇對家庭與孩子的影響,是理解臺灣當代教養現況重要的田野報告。
得獎紀錄
科技部,2020年「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 」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獎
博客來,2020年「人文社科類」年度百大書籍
Podcasts & 數位課程
訂閱Apple Podcast「探照社會」節目,鎖定大家來談拚教養 ◆ pse.is/3c5y98
訂閱Spotify「探照社會」節目,鎖定大家來談拚教養 ◆ pse.is/3ayw4p
鏡好聽,2021/1/19開始,「大家來談拚教養」,每週三新集上架。
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,2020/06/19,「藍佩嘉:教育是見招拆招,因為孩子會長成什麼樣子你根本不知道」,Season 4 Episode 3。
書評推薦
吳曉樂,2019/6/24,〈難道台灣父母的教養毫無可取之處?吳曉樂:台灣父母這樣教妥協──讀藍佩嘉《拚教養》〉,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。
夏君佩,2019/6/6,〈他們或許已盡力愛你——六月選書《拚教養》〉,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。
專訪報導
游家權,2020/1/12,〈教養為何難?華人文化內建虎媽教育?專訪藍佩嘉〉,C-Culture Zine。
葉靜倫,2019/8/28,〈這樣太危險,飛不遠?《拚教養》談全球化下的親職焦慮〉,人文.島嶼平臺。
葉靜倫,2019/8/23,〈【太陽之西】為何一本社會學論文能突破學界,真正撫慰父母心?——讀藍佩嘉《跨國灰姑娘》《拚教養》〉,博客來閱讀生活誌。
諶淑婷,2019/6/28,〈教養到底是真的難?還是感覺難?──專訪藍佩嘉《拚教養》〉,博客來閱讀生活誌。
董柏廷,2019/6/19,〈對談》全球化拚出的教養焦慮:《拚教養》藍佩嘉vs.《可是我偏偏不喜歡》吳曉樂〉,OPEN BOOK閱讀誌。
鏡周刊,2021/9/14,好聽人物:藍佩嘉〈社會學研究最終是為了理解人,也希望幫助別人來理解他們〉。
新書宣傳活動
2019/6/5 (三) 19:00 臺北 女書店
講題:全球化家庭的風險與挑戰
2019/6/9 (日) 13:30 桃園 南崁小書店
講題:我們想成為跟上一代不同的父母
2019/6/14 (五) 19:30 臺南 午營咖啡
講題:臺灣藏著不平等童年
2019/6/15 (六) 19:00 高雄 三餘書店
講題:做父母,為何變得這麼難?
2019/6/16 (日) 15:00 臺北 誠品信義店3F FORUM
當代父母為何如此焦慮?《拚教養》新書發表會
主講人│藍佩嘉(本書作者)
與談人│陳雅慧(《親子天下》媒體中心總編輯)、劉安婷(「為臺灣而教教育基金會」創辦人)
2019/8/2 (五) 19:30 臺東 晃晃二手書店
講題:做父母,為何變得這麼難?
2019/8/3 (六) 19:30 花蓮 時光1939
講題:我們沒辦法那樣養小孩
2019/8/4 (日) 15:00 宜蘭 舊書櫃二手書店
講題:我們為什麼這樣養小孩:分析臺灣的不同教養模式
